潮新闻客户端 顾志鹏 郑国明
这里是南太湖之滨的江南水乡,这里绿色生态风景如画,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这就是有“中国童装之都”美誉的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。
织里地方不大,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,其中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,但常住人口有45万,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35万左右,商贾云集,闻名遐迩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在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,织里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,探索一条有织里特色的生态共富先行路,从曾经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长三角中心地带一颗璀璨明珠。
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,在织里见证生态文明。您瞧:童装城的熙熙攘攘,溇港文化的源远流长,千年古村的烟火兴盛……织里的绿色发展传奇故事如今正广为传播开来。
以生态为基调的美丽乡村 徐昱 摄
生态为本
一个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
盛夏时节,绿意盎然。位于太湖义皋溇西侧的织里镇义皋村,当地民宿又挤满了长三角一带的游客,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。
从空心村到美丽乡村,再到美丽经济,义皋村从传统的农耕村落,蝶变成为“太湖溇港第一村”。
义皋古村落航拍图
和太湖沿岸的很多村庄一样,义皋村也曾陷入“空心村”的发展窘境。20年前,我省大力实施“千万工程”,久久为功,义皋这颗曾经“蒙尘”的千年古村被唤醒,“脏乱差”变身“绿富美”。
太湖溇港是当地的一张金名片。“千万工程”实施后,村里从治水入手,将18.9公里的河道集中整治、修缮、贯通。当地一方面依托千年太湖溇港文化,对古街启动了一系列保护建设工程,打造“太湖溇港第一村”的文旅IP,将房屋外立面、线路、污水、绿化、亮化等各项基础设施短板一一补上,原本破败的千年古村焕然一新。
义皋村围绕溇港文化保护开发这一主线,招引稻鱼共生生态农业项目,推进民宿、餐饮等业态落地生根,主打状元文化的“状元及第”民宿已开放营业,安澜雅院、南山别院等高端民宿项目正在有序装修。同时,装修布展崇义馆、数字乡村展示馆、太湖溇港展示馆等主题展馆,引进溇港书报馆、湖州铜镜博物馆、湖州织里雕版印刷艺术馆等特色藏馆,溇港文化景区的含金量越来越高、品牌越来越响。义皋村已是“溇港文化带里的明珠”。
义皋村民吃上了生态饭,农文旅产业在义皋火了,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。如何让先富村带动周边村,迈向共同富裕?织里镇创造性提出打造“滨湖六村”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,变“一村富”为“村村富”,“一处美”为“一片美”,创新实践一条未来乡村组团发展新路子。
据悉,“滨湖六村”——太湖南岸片区化、组团式打造的第一条共同富裕示范带,地处世界水利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核心区域,横跨高新区、织里镇两个区域,由幻溇村、许溇村、杨溇村、义皋村、伍浦村、庙兜村6个行政村组成,区域面积17.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406户、14896人,拥有8公里滨湖风景线,特色优势产业是太湖蟹、太湖蔬菜。
“滨湖六村”突破单村建设发展困境,突出跨村联合、连片建设,加快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产业共谋、项目共推,片区建成特色精品村5个、3A景区村庄4个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、省级样板小城镇1个,美丽庭院覆盖率达81.4%。2021年以来,片区承办“全国放鱼日”暨首届长三角区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、“浙江省第八届湖羊文化节”等省级以上重要活动10余场,举办“太湖溇港民俗旅游丰收节”“滨湖大闸蟹丰收节”等农事节庆文化活动20余场。
织里镇航拍图
生态兴农
一只太湖蟹的进化之旅
生态环境美了,如何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?成为摆在织里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。
一只太湖蟹的生态进化之旅,折射出织里以现代化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
织里镇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,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以消费需求为导向,以产品质量为根本,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,以品牌化发展为命脉,推进湖蟹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价值链融合贯通。
湖州湖星太湖蟹养殖基地
湖蟹产业大集聚,变“零星散养”为“成片聚养”。形成湖蟹养殖区、稻渔综合种养区、万亩绿色粮油三大片区。标准再提升,变“低效低产”为“优质优养”。通过全域开展养殖尾水治理,集中养殖、集中吸污、集中处理,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。建设高标准生态蟹塘,出台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,大力改善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,应用现代化生产设施和生态循环养殖技术,实现基地量质全面提升。
为解决养殖空间不足的问题,湖星公司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“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研究与应用”,探索“稻蟹共生”种养新模式,通过稻养蟹、蟹育稻,形成良性生态循环,实现“一水两用,一地双收”。目前,公司拥有稻渔综合种养基地400亩,稻谷产值超30万斤,亩均产值增加5000元。
如今,织里湖蟹规模化生产经营面积1.54万亩,占全镇养殖总面积的78.74%,湖星公司入选联合国亚太可持续发展优秀项目库(全国唯一),吉鑫公司成为全市首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示范区,湖星、幻通、金森、金旭、杨桂珍、渔大哥、月祥等主体均入选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。
值得一提的是,织里镇创新引进数字化智慧渔业技术,推广“湖蟹产业大脑+湖蟹产业地图+数字农业基地”多业务协同模式,升级物联监测、视频监控和远程智能控制程序,实现24小时全天候智慧信息采集与监测,产、供、销、管理等数据上图,湖蟹产业实现从基地到餐桌的全过程闭环监管,已建成杨桂珍数字化管理平台、恒鑫水产未来农产智慧平台等多个数字化平台。杨桂珍螃蟹数字渔场、恒鑫太湖蟹未来渔场分别入选浙江省2022年数字农业工厂和第二批“未来农场”,并成功创建1家市级“未来农场”、2家区级未来农场。
近年来,织里镇不断拓宽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,推进湖蟹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广稻渔综合种养、桑基鱼塘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,引进恒鑫水产、聚鸿生态农业、湖星特色农业综合体、庙兜村稻虾混养农业生态园、杨桂珍蟹苗智慧培育基地、星瑞农业、鑫豆农业等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个,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全覆盖。2022年,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.69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.64万元,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.57。
生态富民
一幅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
悠悠太湖,千载溇港。翻开南太湖畔的历史画卷,流淌的水,润泽了滨湖千年古城,绵延的河,织就了繁华湖州大地。
“近几年,织里镇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一任接着一任干,以‘环境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’为目标,着力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,在全面完成农村水网改造以及农村交通路网建设的基础上,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大力发展集农业产业、农事体验、休闲观光、科技教育、文化传承于一体的‘农旅商文’综合体,有力推动城乡统筹、百姓共富。”吴兴区织里镇主要负责人说。
游客在织里镇庙兜村花海拍照 徐昱 摄
续写生态富民新篇章。织里以“千万工程”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蝶变,加快推进“水韵漾西”样板区建设,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%。曙光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,义皋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,上林村入选首批长三角美丽宜居乡村样本。深耕本地特色产业,高位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,今年以来引进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个,认定市“大好高”项目2个,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373亩,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,市未来农场1家,“溇港”共富工坊入选全省首批典型案例。
精神物质共富裕。织里发挥党建引领、先锋示范作用,以党风促民风,以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,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同时,通过高标准建设织里镇伍浦村文化礼堂等五星级文化礼堂3家,持续提升乡村文化广场、文体活动中心、农家书屋、幸福舞台等阵地,定期举办民俗活动、“古韵新声”文艺宣讲、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,让老百姓在健康有趣的活动中涵养“正能量”的价值观。
学生在织里镇义皋村文化礼堂制作花糕
下足环境提升绣花功夫。织里大力提升人居环境,积极推进“两美”创建,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高标准打造富康花苑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个。持续开展治气“利剑”专项行动,发现并整改问题1780余个。深化联防联控协作机制,与苏州吴江开展联动执法,已督促整改违规问题7个。今年上半年,生态环境指标在全市经济创强类乡镇排名中表现优异,空气综合指数、空气优良率、臭氧指数均位列第一。
生态治理织里有“联勤+”。织里公安分局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以自然环境守护为切入点,迭代升级环太湖毗邻地区警务合作,创新打造“联勤+”生态警务新模式,为长三角区域竖起坚固的生态屏障。
在湖州织里和苏州吴江交界的毗邻地区,建成占地400平方米的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。协作以来,查处毗邻地区生态环境类案件16起,成功破获长三角地区首个三省同判非法处置危废污染环境案。同时,发挥数字赋能的新优势,增设高空AR鹰眼、水利球、云眼、视频监控等前端设备,实现交界复杂区域重点要素全息感知。研发“生态联勤警务工作平台”,接入生态环境等部门实时动态数据192类132万条,对湖面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,该地太湖水质已连续425天达到Ι类。
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外景图
守护绿水青山,铸就金山银山。从一条小小的“扁担街”发展成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镇,织里20年久久为功,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,一幅城乡融合共富新图景在织里大地上延展开来。
(本版图片由织里镇政府提供)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X 关闭